[圖說] 去年的St. Patrick's Day在家裡附近酒吧享用的道地餐點。
波士頓是個擁有許多愛爾蘭移民的城市,最佳一例就是甘迺迪總統。所以每當三月十七日的聖派屈克節到來時,總會有一些遊行表演、亦或酒吧提供特別的方案慶祝。除了城市暫時一片綠油油的景象之外,也非得嚐嚐傳統的愛爾蘭食物,就像中國新年要吃火鍋圍爐等傳統食物那樣。愛爾蘭傳統的食物除了Guinness黑啤酒之外,還有清燙的馬鈴薯、紅蘿蔔、高麗菜以及燉牛肉。由於都是水煮的,吃起來頗有關東煮的感覺,也因為醬汁的濃郁,跟其他水煮蔬菜搭起來非常剛好,這道小家碧玉的佳餚吃起來很有當初新移民來這兒開拓疆土的精神: 樸實耐吃。剛開始吃起來不怎麼樣,但隨著唾液分解的蛋白酶以其蔬菜天然的清爽甘甜,有越嚼越好吃的感覺。
去年的聖派屈克節,我們到家裡附近一間小酒吧享用這樣簡單卻又富節日的佳餚;今年,在春假告捷之際,我就來試試傳統的愛爾蘭燉牛肉(Irish Beef Stew)吧!!!
食譜來源是BBC的食物網 (點我),但網路的食譜是六人份的,我們小家庭的,煮個兩三人分的就好,所以食材分量跟網路上的有所不同,我的做法如下:
烹煮時間: 約1.5小時
材料:
- 超市包裝的一盒牛肉(約一磅)
- 五條培根
- 兩顆洋蔥 (baby onion)
- 兩~三條紅蘿蔔
- 兩顆馬鈴薯 (自己額外加的)
- 一個牛肉湯塊(beef stock)
- 紅酒 (約450ml,依個人鍋子大小,可蓋過食材即可)
- 高麗菜 (蒸煮用,約半顆再對半切)
- 洋蔥 (蒸煮用約一顆,對半切)
其他小配料:
- 橄欖油
- 鹽
- 胡椒
- 蒜
- thyme
- Parsley
濃縮湯汁(roux):
奶油25g、麵粉1茶匙
作法:
1. 中火把沾了麵粉的牛肉放入鍋中炒,炒至牛肉略帶金黃色後,把牛肉撈起來放。(小撇步: 把約100cc的麵粉放入塑膠袋中,再放入牛肉搖一搖即可,可以變得很優雅,不會沾黏的到處都是~)
2. 放培根至鍋中,煎煮到油都逼出來後,盛起培根,原鍋放入洋蔥,炒出香味後,放入紅蘿蔔、馬鈴薯約炒三~五分鐘,然後放入大蒜及香料。(紅蘿蔔跟馬鈴薯不要切太小塊唷,因為最後是要盛起放入盤中亮相吃的)
3. 翻炒一下加入剛剛的牛肉塊,牛肉湯塊;加入紅酒(份量為蓋滿食材),約燉煮一小時。
4. 把料撈起,接下來這步驟是要煮濃縮湯汁了: 取一乾淨小鍋,奶油加熱,然後放入麵粉,變成濃稠狀後,加入原來煮牛肉的湯汁裡,攪拌。
5. 把牛肉、馬鈴薯及紅蘿蔔擺盤,洋蔥跟高麗菜放入大同電鍋煮,熟後加入擺盤行列,最後淋上醬汁,撒上parsley及thyme,開動!
晚餐時,保兒說紅酒燉煮的部分不是應該替換成Guinness黑啤酒嗎? 這樣才更道地呀! 我還真的沒想到,下次或許可以用黑啤酒來試試這道料理。以上食材份量約兩人份,剩下一小盒是保兒明天的中午便當。
突然發現愛爾蘭燉牛肉跟紅酒燉牛肉(點)不僅是親戚,而且還是血緣關係很近很近的近親吧?! 主要差別就是額外再煮一小鍋醬汁及把牛肉塊等撈起來重新擺盤。
感覺每年每月都被節日追著跑啊:
一月份: 元旦
二月份: 中國新年
三月份: 聖派屈克節
四月份: 復活節
五月份: 母親節
六月份: (美國的)父親節
七月份: 暑假不用什麼節日,應該就是在甚麼地方逍遙吧?!
八月份: 美國網球公開賽 (鎖定頻道)、台灣父親節
九月份: 我們的紀念日
十月份: 萬聖節
十一月份: 感恩節
十二月份: 聖誕節
時間的刻度從星期及月分,似乎擁有了按月節日的加持,就像華麗的戰袍那樣,雖然日子也可平平淡淡地過,但有了一些小名目生活也更加地好玩了起來。
祝大家聖派屈克節快樂!
註: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; 天氣: 雨
2015年的聖派屈克節的愛爾蘭燉牛肉我真的用啤酒了,只是沒想到我買的Guinness是extra stout的,好苦喔!!! 但有人竟然覺得這樣才入味!!!! 文章請點: 我。